图片来源:Drew Angerer/Getty Images 股配资网站
汪滔在24岁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,如今28岁的他正执掌一项硅谷最雄心勃勃的AI项目。入职Meta公司仅60天,他就组建了百人实验室。他向TBPN主持人约翰·库根和乔迪·海斯描述说,这个实验室“比其他任何实验室都更小,但人才密度更高”。他的目标直指超级智能。
汪滔从他对整个行业的宏观视角出发,为青少年尤其是刚进入中学的Alpha世代提出建议:别再把时间花在游戏、运动或传统课外兴趣爱好上。
他近期在接受TBPN采访时表示:“如果你13岁左右,就应该将所有时间投入氛围编程。这才是应有的生活方式。”
世代机遇
对汪滔而言,逻辑很简单。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工程师正在编写的代码,都将在五年内过时。
他表示:“毫不夸张地说,我此生编写过的所有代码都将被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的代码取代。”
他自称,这种认知令他“因AI编程而变得激进”。当下最重要的不是语法或学习特定语言,而是投入时间实验和驾驭AI工具。
汪滔表示: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时刻。若你花费一万小时钻研这些工具,掌握比他人更精湛的使用技巧,你便会获得巨大优势。”
青少年与成年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: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由去深入探索新技术。过去具有创业家精神的青少年会利用这些时间当“炒鞋贩子”或运营《我的世界》(Minecraft)服务器,但汪滔强调现在他们应该将重点转向编程。
他将此刻与PC革命爆发前夕相提并论。比尔·盖茨和马克·扎克伯格这样的人物之所以拥有“巨大优势”,只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便不断调试和改进早期的计算机。
汪滔表示:“当下正是这样的一个时刻。投入最多时间的人将在未来经济中占据先机。”
超级智能建设
汪滔毫不讳言Meta公司的雄心。他称该公司的基础设施、规模与产品分销能力都是无与伦比的。
他表示:“我们的商业模式足以支撑构建耗资数千亿美元的计算系统。”
他刻意将团队控制在百余人规模,力求比竞争对手“更精简且人才密度更高”。汪滔表示,“其他实验室的规模可能比我们大十余倍”,但他们的实验室拥有“顶尖”程序员。
实验室分为三大支柱:研究、产品与基础设施。汪滔表示,研究部门构建的模型将“最终实现超级智能”;产品部门确保通过Meta的平台将模型推广给数十亿用户;而基础设施部门专注于建设他所说的“全球最大数据中心”。
汪滔对硬件特别感兴趣。与如今许多Meta高管一样,他将公司新推出的智能眼镜(演示场面颇具喜剧性浮夸风格)称为"超级智能的天然交付机制"。
这些贴近人类感官的设备将使数字感知与认知相融合。
汪滔表示:“这真的会让人感觉像是提升了认知能力。让超级智能常伴身旁,相当于提升100点智商。”
氛围编程的价值何在?
氛围编程是这场变革的缩影:通过自然语言提示生成并迭代代码。用户无需编写复杂语法,只需描述意图,AI便能生成可运行的原型。
这一概念正风靡硅谷高管层。Klarna首席执行官塞巴斯蒂安·西米亚特科夫斯基表示,如今他仅需20分钟就能完成创意测试,无需耗费数周工程周期。谷歌(Google)首席执行官桑达尔·皮查伊透露,公司30%以上的新代码已由AI生成,称这是25年来软件开发领域的最大飞跃。
汪滔的见解更为深入。他认为氛围编程不仅是一种生产力工具,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使命。重要的不是代码本身,而是通过不断挑战AI工具的极限所积累的大量直觉经验,这正是他敦促Alpha世代尽早开始学习的原因。
他表示:“工程师的角色定位与过去已经截然不同。”(财富中文网)
译者:刘进龙
审校:汪皓股配资网站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